通常的鋁鑄件缺陷均可以采用氬弧焊接工藝進行補焊挽救,而以交流TIG焊方法補焊效果為佳。
采用補焊工藝實施鑄造件缺陷補焊時,除了以上提到的一般做法如焊前注意清理焊絲和工件待焊部位,選用合理的焊絲材料,選擇短弧和小角度焊絲加入方式進行施焊等要點之外,在實踐中針對不同缺陷類型還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,如盡量選用小電流施焊;選用補焊時的焊絲合金成分高于母材,以便在補焊過程中補充燒損合金,使焊縫成分與母材保持一致;對帶有裂紋缺陷的鑄件補焊前在兩端打止裂孔。
鋁鑄造件焊接時應首先加熱待焊部位,采用左焊法填絲,以利于觀察焊縫的熔化情況,待施焊處熔化后再行填絲以形成充分潤濕的熔池;當缺陷尺寸較大時為了提高補焊效率,可在傳統TIG焊前將很薄的一層表面活性劑(簡稱ATIG活性劑)涂敷在施焊位置表面,焊接時活性劑引起焊接電弧收縮或熔池內金屬流態發生變化,使得焊縫熔深增加,在進行鋁合金交流TIG焊時,是在焊縫表面涂敷一層SiO2活性劑以改變焊縫熔深、減少預熱程序和降低焊接難度。